聚氯乙烯胶泥分类及热熔化方法
产品描述
聚氯乙烯建筑防水接缝材料是以聚氯乙烯树脂为基材,加以适量的改性材料及其他添加剂配制而成的(简称PVC接缝材料)。按身高工艺可分为热塑型(通常是指PVC胶泥)和热塑型(通常指塑料油膏)两类。
聚氯乙烯建筑防水接缝材料具有良好的弹性、延伸性及耐老化性,与混凝土基面有较好的粘结性,能适应屋面振动、沉降、伸缩等引起的变形要求。
聚氯乙烯胶泥加热熔化的方法:
工地上由于渠线长,不宜集中施工,一般就地挖一‘个土灶, 安一口铁锅, 便可加热, 其方法是 首先将胶泥块剖成约lOcm见方, 厚度为3~ 5 cm的小块, 投入锅内缓慢加温, 不断搅拌, 炉火要适中均匀, 避免大火烘烧。锅内胶泥温度不超过1 20℃ , 保持胶泥不鼓泡,冒黄烟、浓烟。如发现黄烟、浓烟, 应立即退火, 加速搅拌。熔化好的胶泥, 随即取用.补 新料, 连续作业。避免长时加热煎煞, 防止胶泥性能发生变化。
聚氯乙烯胶泥适用温度:-20℃—80℃。
施工方法:
对阵旧水泥混凝土要清除已老化的填缝料及缝内杂物,并保持缝内干燥,含水量应小于6%。 新水泥混凝土锯完缝后应清理。 能适应墙板因载荷和温度变化等引起的变形,保持接缝的密封防水性能。 将聚氯乙烯胶泥成品切成2kg左右的小块投入锅内,缓慢升温,不断搅拌,熔化时温度应控制在120℃,高温度不超过160℃,保持填缝不起泡,不冒黄烟、浓烟。如发现上述现象,应立即退火,加速搅拌,熔好的填缝料可随时取用并加补新料,连续作业。应避免长时间的加热煎熬,以防填缝料性能发生变化。熔化好的填缝料应立即用壶往缝内浇注,填缝料与路面齐平,多余的料尖用铲刀清除,以保持行车舒适。 每次停工后,粘结在锅上的填缝料应清除干净,以免影响新填缝料的配制质量。 胶泥施工完毕后,十个小时左右方可干固,干固后即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分类介绍
一、依其是否可以硬化,胶泥可分为硬化(固化)型胶泥和非硬化型胶泥两大类:
1、硬化型胶泥在一定条件下或一定时间后会硬化(固化)变为与原有胶泥不同状态的固体,或变为刚性硬质的固体,或变为橡胶状弹性软质的固体。
2、硬化型胶泥可以在很长的时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内保持使用前的原有状态。
胶泥又可分为有机胶泥和无机胶泥两大类:
二、依其化学构成,胶泥可分为有机胶泥和无机胶泥两大类:
1、常见有机胶泥的主要特点是固化后的可以被裂解或燃烧碳化,耐温一般不能超过四五百摄氏度。有机胶泥可以有刚性硬质的,也可以有软质弹性的。常见有机胶泥有聚酯树脂、氨基树脂、酚醛树脂、环氧树脂、呋喃树脂、有机硅胶泥等。
2、常见无机胶泥的主要特点是硬化后不能被碳化,不能被燃烧。耐温可以达到摄氏500-2000度以上,无机胶泥硬化后几乎都是刚性硬质的。常见的无机胶泥包括硅酸盐胶泥、硫黄胶泥粘土胶泥等。
免责声明:以上所展示的信息由会员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会员负责。塑胶产业网对此不承担任何责任。
友情提醒:为规避购买风险,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推荐优先选择塑胶通会员!

产品咨询